夏季,骄阳似火,气温节节攀升,这样的季节对于内科健康有着诸多影响,作为内科医生,深知夏季各类疾病的特点及防治要点,在此为大家详细介绍。
夏季天气炎热,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,高温会使人体血管扩张,血液黏稠度上升,容易导致血压波动、血栓形成,尤其是老年人,血管弹性差,更要注意预防,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,每天至少饮用 1500 - 2000 毫升水,以稀释血液,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,室内可使用空调,将温度调至 26℃左右较为适宜,要注意饮食清淡,减少高脂肪、高盐食物的摄入,多吃新鲜蔬果,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,一定要按时服药,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指标,如有异常及时就医。
夏季也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,炎热天气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,食物易变质,人们喜欢吃生冷食物,这些都增加了胃肠道感染的机会,常见的有急性肠胃炎、食物中毒等,预防胃肠道疾病,关键在于饮食卫生,不吃不洁食物,食物要彻底清洗、煮熟煮透,少吃生冷食物,如冷饮、生鱼片等,如果出现腹痛、腹泻、呕吐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。
呼吸系统疾病在夏季也不容忽视,室内外温差大,频繁进出空调房,容易引发感冒、咳嗽等,尤其是儿童、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,要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着凉,空调房要定期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清新,适当进行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,但要避免在高温时段剧烈运动,以防中暑,一旦出现发热、咳嗽、流涕等症状,应及时休息,多喝水,症状严重时需就医治疗。
夏季人们情绪容易烦躁,睡眠质量也可能受到影响,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,增加患病几率,要保持良好的心态,避免情绪过激,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每晚 7 - 8 小时为宜。
夏季虽然充满活力,但我们也要关注内科健康,通过合理饮食、适当运动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方式,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,让我们在这个夏天,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