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髓灰质炎,这一曾让无数人闻之色变的疾病,虽然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疫苗接种等措施得到了有效控制,但它所带来的危害依然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铭记。
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,导致肌肉无力、萎缩,严重时可引起肢体瘫痪,故又称小儿麻痹症,这种疾病多发于儿童,尤其是 5 岁以下的婴幼儿。
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粪 - 口途径传播,被病毒污染的食物、水、玩具等都可能成为传播媒介,当病毒进入人体后,首先在肠道内繁殖,随后可能侵入血液循环,进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。
在疾病的早期,患者可能出现发热、乏力、头痛、呕吐、腹泻等类似感冒的症状,容易被忽视,随着病情发展,神经系统症状逐渐显现,患者可能会感到肢体疼痛、肌肉僵硬,随后出现肌肉无力,从下肢开始,逐渐向上蔓延,严重者可导致肢体完全瘫痪,瘫痪一般在发热后的 2 - 7 天出现,且多数患者在瘫痪后 1 - 2 周内病情不再进展。
脊髓灰质炎一旦发生,对患者的生活将造成巨大影响,肢体瘫痪不仅限制了患者的行动能力,使其无法正常行走、站立,还可能影响呼吸、吞咽等功能,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和生活不便,许多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轮椅、拐杖等辅助器具,甚至需要他人照顾日常生活起居,这种疾病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,如肺炎、泌尿系统感染等,进一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。
脊髓灰质炎是可防可控的,疫苗接种是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措施,我国使用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有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(OPV)和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(IPV)两种,通过广泛接种疫苗,我国自 1994 年 10 月以来,已无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报告。
作为内科医生,我们深知脊髓灰质炎的严重性,在日常工作中,我们不仅要关注已患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,更要积极参与预防工作的宣传和推广,提醒家长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,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,避免病毒传播,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,让孩子们远离这一可怕疾病的威胁,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