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内科的日常工作中,“冷漠”这个词常常如阴影般浮现,刺痛着医患双方的心。
患者带着病痛而来,渴望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治疗,更有情感上的关怀与理解,有时他们却遭遇冷漠的回应,医生忙碌于众多患者之间,固然有工作压力的因素,但冷漠不应成为忽视患者情感需求的借口,一个简单的问候、一次耐心的倾听、一个鼓励的眼神,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,却能在患者心中激起温暖的涟漪,给予他们战胜病魔的力量。
曾经有一位身患重病的老人,满心焦虑地来到科室,他反复诉说着自己的不适,眼神中满是无助与恐惧,负责的医生却只是快速地询问了几句,便开始专注于手中的病历,对于老人关切的话语只是简单回应,甚至没有抬头看一眼老人,老人的眼神逐渐黯淡,之后的治疗过程也显得格外消极,这让我们深刻反思,冷漠的态度对患者心理造成了多大的伤害。
而从医生自身角度来看,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环境,目睹太多的生离死别,有时会不自觉地在与患者交流时变得冷漠,但我们必须明白,患者不是疾病的符号,而是一个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个体,我们不能让职业的疲惫磨灭了我们对患者应有的热情与关爱。
冷漠不仅会伤害患者,也在侵蚀着医患之间的信任基石,当患者感受到冷漠,他们会对医生的建议产生怀疑,甚至不配合治疗,这无疑增加了治疗的难度,最终受损的还是患者的健康。
要打破这种冷漠的医患关系,需要医生从内心深处做出改变,在面对患者时,多一些换位思考,把自己放在患者的位置上,想想他们此刻的痛苦与担忧,学会用温和的语言、专注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患者,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、被关心。
医院也应营造温暖的氛围,加强医患沟通培训,让医生们掌握更好的沟通技巧,学会如何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,患者也要理解医生的工作压力,双方共同努力,消除冷漠的隔阂,重建起相互信任、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,我们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,让医院成为充满爱与希望的地方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