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点,标志着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,在这个特殊的时节,气候寒冷,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,内科疾病的发生风险也有所增加,作为一名内科医生,在此提醒大家,要格外关注冬至时节的健康问题。
冬至前后,气温骤降,血管收缩,血压容易出现波动,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一定要密切监测血压,遵医嘱按时服药,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,寒冷天气还会使心脏负担加重,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,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,随身携带急救药物,以防心绞痛等突发情况。
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也较为高发,冬至时,室内外温差大,人们进出房间时容易着凉,引发感冒、咳嗽、哮喘等疾病,尤其是老人、儿童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,更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加强锻炼,增强自身免疫力,一旦出现呼吸道症状,应及时就医,避免病情延误。
消化系统在冬季也面临考验,冬至时节,人们往往喜欢吃一些温热滋补的食物,但如果饮食不当,容易引起消化不良、胃痛等问题,要注意饮食规律,避免暴饮暴食,少吃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多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,如小米粥、山药等,要注意腹部保暖,防止寒邪入侵。
冬季日照时间减少,人体生物钟容易紊乱,情绪也可能受到影响,出现抑郁、焦虑等情绪问题,大家要注意调整心态,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,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多晒太阳,有助于改善心情,增强体质。
在冬至这个特殊的时节,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,注重养生保健,除了注意上述内科健康要点外,还可以通过一些传统的养生方法来增强体质,如艾灸、泡脚等,艾灸具有温通经络、散寒除湿的作用,在冬至前后进行艾灸,可起到预防疾病、保健强身的效果,每晚用热水泡脚,能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疲劳,改善睡眠质量。
冬至虽寒,但只要我们关注内科健康要点,做好预防和保健措施,就能平安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,迎接新一年的生机与活力,让我们在这个冬至,关爱自己和家人的健康,为美好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