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,是一年中白昼最长、黑夜最短的日子,标志着盛夏的正式登场,在这个热情似火的节气里,气候炎热潮湿,人体的生理状态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,作为内科医生,我想在此提醒大家关注夏至时节的健康问题,做好相应的预防和保健措施。
夏至前后,气温升高,人体出汗增多,水分流失较快,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,很容易导致脱水,一定要注意多喝水,每天至少保证 1500 - 2000 毫升的饮水量,除了白开水,也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淡盐水,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,但要注意避免过度饮用冷饮,以免损伤脾胃阳气。
高温天气下,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心脏负担加重,对于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,更要格外小心,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波动过大,因为情绪激动可能诱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,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熬夜,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夏至时节,各种细菌、病毒繁殖活跃,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,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,不吃生冷食物,避免食用变质、不洁的食物,食物要煮熟煮透,尤其是肉类、蛋类和海鲜类,饭前便后要洗手,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预防肠道感染。
夏至过后,天气炎热,人们喜欢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里,但室内外温差过大,容易引发感冒、咳嗽等呼吸道疾病,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,一般保持在 26℃左右为宜,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人群,如老年人、儿童和慢性病患者,在夏至时节更要注意养生保健,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但要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,以免中暑。
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,中医认为此时人体阳气外浮,阴气内藏,在饮食上,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暑、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,如苦瓜、冬瓜、绿豆、薏米等,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多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体内湿热。
夏至时节虽然充满活力,但也需要我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,通过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休息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我们可以平安度过这个炎热的季节,保持身体的健康和舒适,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夏至时节的养生保健,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夏天。
发表评论
夏至养生正当时,内科健康全知道伴您安然度暑。
添加新评论